MNC-transfer-to-local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内资企业,如华为,平安的超速崛起,不仅让众多的老牌外资公司,如IBM,微软,觉得如临大敌,也让众多资深的外企候选人无所适从。而他们的境遇让我想起星战中绝地大师 Yoda的一句至理名言,”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做,或不做,没有尝试这回事)”。通俗一点讲,资深的外企候选人要么不转内资,真要转的话,需要抱着破釜沉舟之心态,没有模棱两可之说。

作为一名高端猎头行业的“准老兵”,我多年来合作过的大/中/小型本土公司和资深外企候选人以及目睹过的案例不在少数,成功的和失败的都有。如何避免在“外转内”的时候遭遇滑铁卢?我想分享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这几个例子当中的主人翁都是多年的老友及候选人,他们的择业路程非常具有行业特性和代表性,相信也能给很多志在“外转内”的外企职场人很多启示

A君:从“自我”到“超我”

A君是跨境电商行业的元老级人物,超过10年的纯外资电商背景。在加入目前所在的内资公司之前,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电子公司里运作旗下的全球电商平台,而在此之前从未和内资公司打过任何交道。

A君择业的路程从简历上看来非常顺利,一路以来外资,一路以来升职,一路以来加薪。但在和A君做了一次详谈之后,我们赫然发现无论是从职业生涯还是商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A君已经遇到了职业上的天花板。外资电商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适应以及推进程度远不及内资公司来得积极有效;外资电商公司在中国市场爆发的初期并没有有效地进入到市场,无望分享后期的红利。而内资电商公司却异军突起,市场日益成熟。在意识到升迁至集团执行董事无望,且新市场开拓的机率渺茫的状况下,A君开始觉得他的职业生涯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看,A君在他的职业生涯 头十年就已经完成了“自我实现”,而无限循环的外资商业环境,注定了他没有办法继续突破,从而无法从“自我”上升到“超我”。经过三个月的充分沟通和准备, A君在我的推荐下加入了一家纯内资、细分领域排名前三的跨境电商公司,成为了他们的总经理。因为充分理解了“加入内资公司,没有尝试这回事”这一理念,A君适应期非常短,且在两年之内,已经将该电商公司发展成了一家准上市的跨行业集团,他本人也担任了这个集团的CEO。一路走来艰辛不断,但无论从投资回报率(ROI),抑或是需求层次来看,他对于加入内资公司那股破釜沉舟的心态和气魄使他的“超我”得到了完全的释放。

A君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他有着非常好的沉淀和积累,并且非常有勇气不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当然最需要强调的是,A君是在一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通过一个对的方式和一个对的招聘顾问找到了一家对的公司,进而做出一个对的决定。

B君:“事业巅峰”后的“开天辟地”

B君深处消费类电子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在不到15年的时间内从最初的一线销售,蜕变成公司大中华区及北亚市场的中流砥柱。他的成长完全可以用一飞冲天来形容,B君也是迄今为止华人在此世界500强企业中所拥有的最高职位。

然而,在B君砥砺前行15年后,他也遇到了和A君同样的困境。第一次与B君见面就畅谈了整整两个多小时。期间,B君从未提及瓶颈或是类似的字眼,表达更多的是想要为自己开辟出新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当时,我不仅能强烈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在外资生根发芽、千锤百炼、开花结果的资深候选人被“事业巅峰”所掩盖的那份无奈,也看到他那颗想要“开天辟地”而不甘的心。

在多次的沟通后,我们也达成了共识,想要“开天辟地”,中小型的内资公司,相信是最好的选择。类似于A君 的决策过程,B君在与我以及客户多番沟通和协调下,自降百万美元的年薪,毅然加入了一家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内资公司。

当然,在B君这份“准创业”的工作当中,无数的前竞争对手,甚至前雇主多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甚至于说“橄榄树”来吸引他重返外资,但均被他一一婉拒。他拒绝的原因很简单,“我能为你们创造价值,但你们能帮我实现什么呢?” 所以说,对于外资职场人来说,一定要明确职场换转的目的,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内在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C君:对“不确定性” 的“开放包容”

大概在三年前,C君与我相识,当时他对内资公司的心态开放程度可以说是领跑了当时的朋友圈。而他的案例也变得尤其经典:作为全球500强外资候选人,在猎头的运作下,加入全球500强内资公司。

C君出道之时是在某顶尖咨询公司从事IT行业咨询,也从此和IT、咨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咨询公司成长为项目经理之后,C君接受了一家顶尖外资IT公司的邀约,成为了公司的一员。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他经历了如同火箭腾空般发展的十年。也是从那时起,C君作为一个连“普通话”三个字都没办法准确发音的香港人,开始不断地接触内资公司,为内资公司提供项目支持和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长期供职于顶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C君来说,作为买家的内资公司无论是从体系、流程、规模,或是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面,都有着 “无穷尽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经典之处也恰恰是,作为顶尖的外资公司,一切都太过于”约定俗成,恪守陈规“,而内资公司的”以小博大,勇往直前”和C君当时“养尊处优”的工作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样的鲜明对比,为C君未来的择业埋下了伏笔。

目前C君不仅仅在一家内资公司从事集团层面的战略制定,他之前的工作经验和积累也得到全面的应用和发展。用C君自己的话说“我对于内资企业的坦然和执着能够让我在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平台上展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而这样的言语和境界,想必是C君在之前15年的职场中无法想象的。

C君对内资公司抱有的开放、大气和坦然,换来了他职业的突破和升华。对于想转换进入内资的职场人,首选最要破除的就是保守和固步自封的心态,以更兼容的胸怀去接纳即将遭遇的一切,哪怕只是打预防针,也会对接下来的职业转换很有帮助。

建议:坚持初心,不被外界浮躁所诱惑

对比以上几个”外转内“案例,A,B,C君在选择加入内资公司的时候,都有着不尽相同的原因和动力。但他们都没有选择“尝试”或“浅尝辄止”,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做,去坚持。

我们不难发现,内资公司在职业经理人的职场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选择。对于外资候选人来说,在选择是否加入内资时,“以终为始,勿忘初心”,想必是最好的总结陈词。

而在进入内资公司之后,很多候选人最缺的也是坚持。中国有句古话,多年媳妇熬成婆。只要在既定的位置上坚持住,总能见到柳暗花明的一天。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候选人被外界浮躁的声音所诱惑,顶不住压力和寂寞,往往在入职一两年后,因为文化不适应、市场不熟悉等各色各样的原因离职,忘记了最初的抱负,也没能实现最终的职业理想。

所以,明确你转换职业方向的初心,在转换后不因琐碎的因素放弃,或许是所有“外转内”职场人需要牢记的。

已有超过6万注册用户,加入他们!
立即注册,即可每周通过邮箱获取免费职场资讯,开启职业生涯新高度。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职位信息

关注微信

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