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vate-hospital

在最近举行的2019中国医院大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透露,“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已经达到99万多个,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总数的63%。”这一数字意味着,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已经超过医院总量的一半,体量不可小觑,而快速增长的背后与国家近年来不断发布的鼓励社会办医政策密不可分。

然而,随着民营医院版图不断扩张,民营医院的门诊服务量却没有水涨船高,根据卫健委统计数据,现在私立医疗机构所有的服务量加起来占比仅约15%。虽然诊疗人次的增速喜人,但总量上仍然只是公立医院的一小部分。

数据的强烈反差背后透露出民营医院发展的困境,而挚肘发展的一大原因,就是人才的短缺。民营医疗机构不仅缺乏优质的医生,还缺少懂营销、懂服务、懂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随着大健康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医疗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对医疗服务和就医体验势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端医疗市场也将更为活跃,从长远角度来看,民营医疗的春天未来可期。但民营医疗结构如何通过撬动已有资源,吸纳优质医疗人才,提振自身服务,赶上医疗改革的大趋势,从而真正实现与公立体系平分秋色,是目前发展的关键。

医疗人才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公立体系?

医生、护士等医疗人才是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人才类型,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民营医院扩张的速度,因此人才的来源,更多的是行业内的流动。鉴于中国医疗体系的特殊性,虽然民营医院在不断扩张,但论规模、体量、从业人员的数量,公立医院仍然属于力压一头的状态。在总体医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医师资源主要还是集中在公立医院。

根据卫健委的数据,2016年公立医院执业医师数量占医院总执业医师比维持在80%以上。虽然民营医院执业医师占比不断提高,从2010年的9.2%提升到2016年的15.5%,但相比公立医院,医师资源仍相对匮乏。

民营医院从公立医院吸引人才是一条可观的出路,但目前仍然有不小的困难。

人才不愿意从公立医院离开的原因有很多。薪酬是其中之一。普遍来说,目前民营医院在薪酬待遇方面的竞争力还远比不过公立医院。薪酬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有形条目,还包括假期、培训、学术成果奖励、荣誉和社会尊重等无形的内容,在这方面民营医院仍然无法比拟。而且目前,仍有不少民营医院试图用公立医院的的同等薪资去吸引医疗人才,这是行不通的。

当然,也并非没有例外。2012年开始运营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员采用聘用制和企业化管理,并开始向医生开出了百万年薪的“合理”价格,让医生的劳务和专业价值得到认可,从而留住人才。但或多或少,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仍然带有公立的属性,背后有政府的支持和背书,财力保障和大刀阔斧的薪酬改革,让其他中小型民营医院难望其项背。

除了薪酬,公立医院仍然具有很多民营医院不具备的优势。公立医院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内的运作体系稳定,背靠政府的资源,同时也是长久以来医疗市场的主流雇主,具有一流的人才团队和医疗设备,乃至国际医疗合作资源,这种种优势都让优秀的医疗人才安全感很足,从而缺乏跳槽的内在动力。

民营医疗机构拿什么吸引人才?

既然公立医院有这么多的优势,是不是民营医院就完全败下阵来,无法吸引优秀医疗人才了呢?当然不是。事务都有两面性,“以其矛攻其盾”,优劣有时候也会相互转化。民营医疗机构如果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知己知彼,就能在人才争夺战中赢得先机。

比如医疗人才看重的薪酬这一元素。为了挖取优秀人才,民营医疗机构完全可以在薪酬福利方面做出调整和改革,辅助以红利、股权等多元化的薪酬机制,以及更有吸引力的晋升机制、合伙人制度,来弥补民营医院无法提供荣誉、社会地位等无形福利方面的缺憾。此外,对于顶尖国内外人才,除了提供资金奖励之外,还可以通过发放安家补贴、安排子女入学等途径吸引和挽留他们。

最近几年也逐渐有公立医院人才出走的案例。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提供的薪酬增幅减少,其次是在公立体系,晋升更为严格,要求也繁复。加上公立医院的门诊量大,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与日俱增。因此,在一些如眼科、牙科、妇产科或营养科等专科领域,医生的流动率也在提升。

此外,出走的人才中,也有一部分是不满于在公立医院的束手束脚,因此民营医院可以通过提供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弥补人才的缺憾,从而吸引人才加入。比如通过与国际医疗顶尖平台的合作,辅助医生提升专业水平,给医生提供更多高规格培训和项目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优质的企业文化也是民营医院制胜的法宝之一。从市场上招聘优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并提升和贯彻积极、包容和亲和的企业文化,真诚以对,激发人才的内在工作动力。有个很好的例子,台湾长庚医院创始人王永庆董事长,不仅重金网络医疗人才,为了从海外吸引人才,一向习惯了节俭的他,还破例让回台任职的医生坐头等舱,甚至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们的归来,让医生们如沐春风。

除此之外,人才搜寻本身也是招聘的一个关键关节。民营医院可启用更多元化的人才招聘方式。除了通过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的直接搜索与招聘,或者医院内部相关人员的推荐,亦可与国际猎头公司合作,加大人才搜寻的范围,并提高命中率。像Michael Page这样的国际猎头公司,不仅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医疗领域人脉网络,在全球各地都有丰富的优质人才资源。找对好的猎头,人才招聘往往能事半功倍!

民营医疗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但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找对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如您有相关招聘或求职需求,请联系我们